标一号. 导演映后说制作这片的起源其实是原六七运动参与者(今日的富庶人士)要求拍摄并给了钱投资的,然而从想法诞生时的11年至今香港发生了那么多事情,令他更想把这片献给年轻的抗争一代,于是六七便不再是真正的主角. 不过影片尽力展现六七历史的努力还成,把当年的暴动者拍成天真地喊口号的符号,一个个文革背景下被操纵的木偶,但同时也触及了镇压之严酷,与定罪之荒谬草率. 谈了暴动者被北京方面利用,也谈了工人的真实处境,和运动以后带来的劳工法改革,虽然这些全是后面用台词带出来的. 相比之下,第二部分从表演到台词到人物刻画都更细腻,脱离脸谱. 最动人永远不是大义凛然的口号与辩论,而是个人的行动思想如何牵动纠葛着亲人,社群与家国的命运. 即使这片里仍然会有人说类似“做人最要紧就是要开心”这样的台词,港片就是港片,不服不行6/10. 开头的桌宴,邦主请求罗素队长说服神庙能开放边界,罗素队长傲慢地提出条件要邦主吃肉食,维护本土信仰的邦主宁愿忍受苛税,英国殖民者带着猎枪(不公平的强权)渗透东方文明,体育竞赛提供了种族之间平等的角逐,结尾罗素就连获胜的一球也是不公平的踩线投球. 伊丽莎白象征文化的理解,因为哥哥罗素不公平的条件,完全站在印度文化一边,不仅教板球除内奸,还以印度风俗礼仪向布凡的母亲辞行,布凡则以劝说球队抛弃偏见接纳残疾的贱民完成了文化自省,但伊丽莎白的设置反映出落后民族期待被殖民者的同情拯救的意淫. 盼雨的情节意象,仅仅启到村民不敢挑战殖民者的绝望和成功赶走殖民者的情绪推动作用,颇为庸俗.